——馬克思主義學院“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系列活動紀實
馬克思主義學院訊10月1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即兩個教工黨支部和一個研究生黨支部共 48人,到土左旗塔布賽鄉(xiāng)參觀了烏蘭夫故居,。老師和同學們身臨這位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青少年時期生活過的農(nóng)家大院,詳實地了解了烏蘭夫的童年生活和以家鄉(xiāng)為中心開展地下斗爭的革命事跡,。
出發(fā)前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呼努斯圖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本次系列活動,安排部署了近期工作,。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就是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不信奉黨的政治主張,,不履行黨員義務,不遵守黨規(guī)黨紀,,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行進路上各支部為每位黨員發(fā)放了黨章,并在車上帶領大家集體學習黨章,,為下一個“黨章知識競賽”環(huán)節(jié)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老師和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憶苦思甜,激動的唱起了紅歌《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學習雷鋒好榜樣》《打靶歸來》……

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了土左旗塔布賽鄉(xiāng),,老師和同學們走進烏蘭夫故居,參觀了烏蘭夫同志生平展覽館,。館內(nèi)收藏展出他一生中重要的照片、文獻資料以及他的生活用品等,。觀看完整個展廳,,讓我們了解了烏蘭夫同志一生的光輝歷程,從他投身革命到奔赴延安,,從臨危受命解散“內(nèi)蒙古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到建立我國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政府,,烏蘭夫同志把自己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兩學一做”,,關鍵在做,,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黨員合格的標準,,是具體的,、也是歷史的。每當我們黨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都要提出合格共產(chǎn)黨員的新標準,。這次學習教育明確提出共產(chǎn)黨員要做到“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guī)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
在音像廳,,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達布老師就《烏蘭夫研究》做了簡明扼要的報告。達布老師借烏蘭夫誕辰110周年,、承德”4.3”會議70周年,,對烏蘭夫個人生平,烏蘭夫研究概況,,烏蘭夫研究機構等多個方面介紹了研究烏蘭夫的主要成果,。他還從個人角度評價了烏蘭夫,他認為烏蘭夫是民族教育家,,優(yōu)秀的社會革新家,。列舉了在烏蘭夫主持領導下建立的很多學校,烏蘭夫基金會,,烏蘭夫獎學金等,。談到了烏蘭夫民族工作思想,烏蘭夫民族團結思想等研究領域的個人想法,。烏蘭夫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一名蒙古族黨員,。他認為,歷史和內(nèi)蒙古人民為什么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共產(chǎn)黨領導,,選擇社會主義制度,選擇改革開放,,要想理論上回答這些問題,,一定不能離開烏蘭夫的實踐與思想研究,烏蘭夫研究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烏蘭夫研究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綜合性的研究領域,有廣闊的研究空間,。
接著,,民族理論與政策教研室主任張時空老師就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多民族既是我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國的一份財富,。強調(diào)堅持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明確在促進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時要更加關注民生,,落實精準扶貧和實施差別化支持政策,。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打造嵌入式社會結構,,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務的能力,,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烏蘭夫銅像前,學院剛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的三名研究生同學,,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全體老黨員佩戴黨員徽章并重溫入黨誓詞。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重要觀點?!皩W”是“做”的基礎,,“做”是“學”的目的。廣大黨員要把學和做統(tǒng)一起來,,貫穿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全過程,,統(tǒng)一于尊崇黨章、遵守黨規(guī)和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具體行動 。在黨章知識競賽活動中,,設置了“小組必答,、個人搶答、黨員必答和非黨員試答”等比賽環(huán)節(jié),。整個活動氣氛熱烈,,精彩紛呈。對黨的章程不僅要真學,、真用,更要活學,、活用,。
最后,全體黨員合影留念,。參加本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系列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感慨很多,。讓我們共同緬懷革命先烈,銘記革命時期紅色記憶,。大家一致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黨員要自覺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自覺愛黨護黨為黨,,敬業(yè)修德,,奉獻社會,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踴躍投身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