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巴,,蒙古族教育學家,、心理學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37年生于科爾沁左翼后旗;1957年從內蒙古師范學院歷史科保送到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學校教育專業(yè)學習;1961年畢業(yè)后回母校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1981年,,承擔恢復重建教育系籌備工作,并擔任籌備組組長,,黨支部書記,;1981年重建教育系并招收首屆學校教育專業(yè)本科生;1983年創(chuàng)建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并兼任所長,;1984年創(chuàng)建學前教育專業(yè),;1986年創(chuàng)建教學論和發(fā)展心理學(現(xiàn)改為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和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授權點。曾任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和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點主任,;曾兼任自治區(qū)高校蒙古文教材編審委員會教育與心理學科組組長,;兼任自治區(qū)名詞術語委員會教育與心理學科組組長、中國兒童發(fā)展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扎巴教授不僅是蒙古族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的主要奠基人,,是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系和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主要創(chuàng)建人,也是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和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授權點的主要創(chuàng)建人,。他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誰的決心、開拓進取的氣魄經營,、建設教育系,,親自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編制教育系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聯(lián)系相關院校引進,、培養(yǎng)人才,撰寫申報碩士點材料,,積極參加學生活動…,。短短幾年內,教育系的師資隊伍,、課程建設,、專業(yè)建設、教材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在他的不懈努力和有力引導下邁上了一級新臺階,,同時也為下一步教育學科和心理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和更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為填補蒙古文教育學,、心理學教材的空缺,,滿足蒙古族學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需要,,滿足全區(qū)、乃至全國蒙古語授課的需要,,先生親力親為,,先后撰寫出版了《心理學》(1981)、《兒童心理發(fā)展概論》(1981),、《心理學基本理論與教學工作》(1983),、《簡明心理學詞典》(1989)、《漢蒙對照心理學名詞術語》(1989),、《學校心理學》(1994),、《教育學》(1996)等十余部在蒙古族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教材,、著作和專業(yè)工具書,為后期蒙古文教育學科,、心理學科教材建設奠定了基礎,、做出了示范。
1988年,,扎巴教授轉移工作重心,,主動辭去系主任職務,集中精力專門從事教學研究,、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這一不計名利,甘愿讓賢,、舉賢的舉動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黨員甘于奉獻,、主動擔當?shù)母唢L亮節(jié),一時傳為佳話,。之后,,扎巴教授作為《蒙古學百科全書》教育卷主編,專門組織領導和編篡“百科全書”工作,,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不僅親自撰寫幾十萬字的概述文章和“全書”教育科學條目,,還親自校對,、統(tǒng)稿160多萬字的鴻篇巨作。在他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努力下,,這部在蒙古族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蒙古學百科全書》教育卷終于得以問世。此書出版后,,先生拿著這部書欣慰地說,,這等于我老了又生了個孩子,由此可見他對出版此書的急切期盼和從事民族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愛,。
扎巴教授不知疲倦,、忘我勞動的工作態(tài)度,愛校如家,、愛生如命的精神境界,,熱愛教育事業(yè)、始終以培養(yǎng)人才為己任的崇高責任感以及搶抓機遇,、謀劃未來的戰(zhàn)略眼光得到了學校,、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并榮獲自治區(qū)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

相關鏈接:
1. 扎巴教授榮獲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特別貢獻獎"“
http://news.imnu.edu.cn/info/1011/1312.htm
2. 桃李之教,一世師表,,吾輩當自勉
http://news.imnu.edu.cn/info/1011/1313.htm
3.《扎巴著作選》正式出版 獻禮建黨95周年
http://news.imnu.edu.cn/info/1011/3194.htm
來源:校園網(wǎng)-校內要聞,,2016年6月14日
4. 無私無畏而后有為——訪原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扎巴教授
http://fe.bnu.edu.cn/html/002/1/201508/17079.shtml
來源: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校友風采,2015年8月16日